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太虚法师

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(阿兰若品第五)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07 15:44:20    点击次数:

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(阿兰若品第五)

太虚大师讲述

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

戊二 离欲定之趋上界法──十住

己一 住阿兰若

阿兰若品第五

这是属于离欲定之趋上界法。上界者,可以包括色、无色界乃至无漏界之佛界,许多不同的界地的区别。前面讲过的厌舍品和无垢性品,是出家戒之超欲界法,而上界则有离欲的禅定。离欲,即根据出家戒而更进一步的已出离欲界的心境,这便可证实有离欲定的作用与实质。定,谓心专一境而不散动,是一种心所有法。梵云三摩地,此云定,或曰等。等有‘等持’、‘等至’、‘等引’三种意义:从等持来讲──梵云三摩地──通于定散二心,故通于欲界,以欲界亦可有住心一境的作用,曰‘未至定’。等持通欲界,所以比较来得宽些。从等至来讲──梵云三摩钵底──是唯定而非散,但通于有心和无心定。若有心定,则以心离昏沉与掉举而为平等,以定力得至此等,谓之等至。若无心定,则约定中依身大种平等而名为等至。如唯识述记云‘在定定数势力,令身心等有安和相,至此等位名为等至’。因在定中能使身心平等安和谓之等,而定能令至此平等位,所以名之曰等至。从等引来讲──梵云三摩呬多──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,依定力而引生此等,故名等引。如唯识述记云‘言等引者,一引等故名等引,谓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,平等之时名之为等,此由定力故此位生,引生等故名为等引’。但举一‘定’字,即包括有上面的三种意义。后面两种意义为特别,唯定非散,这是欲界没有的,是已离去欲界而超乎欲界之上的。第一种可以通于散心及欲界。

复次、欲界与上界不同之特点,在有阴阳性──男女性。不惟欲界的动物有阴阳性,植物、矿物以及空中的电皆有阴阳性。根据阴阳性的中国儒学,根本没有超欲界之法可言。但是老庄的道家者流,颇有超欲界法的意味,因为也有出家修行的观念,故有超过阴阳性的可能──这便是超欲的阴阳性法。阴阳性的世间──欲界之法,是相对的,是矛盾的,是没有统一性的。如男性非完全是男性成熟的结果,女性亦非完全是女性成熟的结果;男性或女性,都是由男女二性和合而成的结晶。推至万物的极微,也是父母二微和合而成的子微。一个团体内之成分,极其复杂,有反与正的二性,互相冲突而又包含在团体的成分里。乃至一粒微尘或易经所谓‘太极’之类,都是一团的矛盾性,不调和性,冲突性,不平稳性,不纯粹性,不统一性。各种不同的性质,差不多都包罗在内而使其互相排荡了。然而上界不然,因为定心成熟了的上界,心的观念统一了。精神界得到和平。所以、定心相应的精神界,是平稳、纯粹、和平、统一之域。若想成就精神的安定,要把欲界世间各种的纠纷的性质,完完全全的打破得粉粹,心净如虚空,无丝毫的障碍,这即是离欲定的效力。上面曾讲过,将离欲而未离欲之间有‘未至定’;此定发展的趋向,在于初、二、三、四禅天,乃至有扩进到空无边处……灭受想定、无漏界等的可能,是前进不是后退,完成出离欲界法的作用。在此将离欲而未离欲间,便是创造超人的人生关健──这便是此下阿兰若品和离世间品的内容。

庚一 常精进疑问

尔时、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,名常精进,承佛威神,即从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:“世尊!如佛所说阿兰若处是菩提道场,若有发心求菩提者,不应舍离阿兰若处。是兰若中有多众生,虎、豹、豺、狼、毒虫、恶兽乃至飞鸟及与猎师,不识如来,不闻正法,又不敬僧,此诸有情,无复善根远离解脱,何故如来令修学人住阿兰若速得成佛?惟愿世尊为诸众生分别解说,决疑令喜,发菩提心使不退转”!

摩诃萨者,是大菩萨,此名通于入地以上或入初住以上。常精进,恒常精进不休息而无有厌倦的状态,即六波罗密中之第四波罗密。精即是精纯,进是退的反面。精进,是百法中善心所之一,勇猛修善法而断恶法的心理作用。唯识论卷六云‘勤谓精进,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,对治懈怠满善为业’。辅行卷二云‘于法无染曰精,念念趣求曰进’。弥勒上生经疏卷下云‘精谓精纯,无恶杂故;进谓升进,不懈怠故’。所以、凡是善法已生者令增长,未生者令生;恶法已生者令断,未生者令不生。以平常的‘迷惑’、‘觉悟’而言,觉悟令增进,迷惑不使他杂入其中。若精纯向上不休不息无有厌倦,才有常精进的德。平常各种颠倒的勤勇于世间五欲之法,决不能名曰精进。

据常精进的设问看来,因为无垢性品最后略略讲过住阿兰若者有如是的功德,难免引起听闻者不少的误会,以为住阿兰若就可以成菩萨道。所以不得不再恳请佛,辨明住阿兰那的主要点,非同一般的身处山林者可比。须知此阿兰那,即是离五欲的所在,证菩提的道场。想求佛的大觉者,不应舍离此阿兰那。常精进的疑问,并不是他自己所有的,唯恐一般人的心目中太笼统了,认阿兰那为极寻常的山林空旷之地,是飞鸟走兽休息的场所,是猎人行猎的园地。若住山林者即可以修成佛道,难道这些愚痴的残害生命的它们,也有成佛的可能吗?不,决不!它们是恶众生,不听闻教法,不恭敬三宝,不但不能以佛的教法去修习,而且还要伤害众生的生命,是没有善根性的,彼此互相残害,无有解脱之时的;可见住阿兰那不完全是好的。那为什么佛使学道的人住阿兰那呢?这有分别解说的必要,使听闻者断疑生信,发欢喜心,发真正的菩提心,发究竟坚固不退之心。

庚二 薄伽梵慰答

辛一 慰许

尔时、佛告常精进菩萨:“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汝以大慈问于如来清净解脱,饶益未来诸修行者,功德无量。谛听!谛听!善思念之!我今为汝分别演说阿兰若处种种功德”。“唯然!世尊!愿乐欲闻”!

佛安慰常精进菩萨说:善哉!善哉!你根据一般人的见解,怕关于住阿兰若,引起大众种种错误的观念,免大众盲修瞎炼,以为大众离苦得乐之心来问,你的功德无量无边!要知住在阿兰那修习佛法的人,非是飞鸟、走兽或猎人身处山林可同日而语。你听著!我今把住阿兰那由各种修习而有种种的功德,特为你们分别演说。

辛二 答解

壬一 长行

癸一 正破其疑

尔时、佛告常精进菩萨:如汝所说阿兰若处得成圣者,山林之中多诸众生,以何因缘不得成佛,是义不然。所以者何?彼诸众生不识三宝,不知厌足,不识善恶,于山林中虽有世间种种珍宝而不能知伏藏之处;菩萨摩诃萨即不如是。善男子!菩萨能知佛法僧宝是出世宝,七珍伏藏是世间宝,悉能辨其种种色相,知其所在,而不贪求亦不乐见,何况取乎?菩萨出家发坚固心不惜身命,舍离父母六亲眷属,乐住山林。

在常精进的问意,是凡住阿兰那者有成就佛道的可能,那末山林中的飞鸟、走兽或猎人之类,也身处其境,岂不亦有成佛的可能?但为什么不成佛呢?这里,要正破他的疑问。常精进!须知住阿兰那的修行者,与鸟兽、猎人的主旨根本不同。鸟兽、猎人,它们为贪求生活而身处其境的,不认识出世的三宝──佛宝、法宝、僧宝,反而贪求世间的五欲,无有满足的时期;没有正信,没有出家戒,没有正见的基础,所以不能与住阿兰那者的思想行为相同。它们是杀害生命的愚痴众生,对于世间的伏藏也不知所藏的地方,还讲什么成就出世佛果呢?它们虽然住在山林,不过‘醉生梦死’而已。然而、住阿兰那修菩萨行的出家比丘,他们知道出世宝,具足正信、正戒、正见,对于世间宝也无所不知。世间珍宝伏藏之处亦无不知道,但不贪求,而且看也不愿意看;因为他了知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,因此发心出家而住阿兰那,远离世间一切不善之法而修出世的善法。这样,可见住阿兰那者与鸟兽、猎人之类,是如何的不同了!出家菩萨有正信、正戒、正见为根本,以无上菩提为目的,所以超越世间一切法之上。既不如鸟兽、猎人住山林,也不如隐士之流享受山居清闲的生活;确是发坚固不退转之心,不惜身命,舍父母、别妻子和眷属为修学出世佛果而住山林的,为住持三宝而住山林的。我昨天曾讲过:出家菩萨应该具有正信、正戒、正见的三法──这是出家菩萨必须经过的阶段──这三法为求无上菩提果的工具;具足这三法,才有住阿兰那的资格。古人云住山要有住山的本钱,这句话对于修行人,予以不少的启示。

癸二 广明所行

子一 观无常苦

‘常作是念:假使三千大千世界,劫尽之时七日并出,火灾炽然焚烧万物,日、月、星、辰、妙高山王及七金山、铁围山等时至皆散;三界之顶非非想天,八万劫尽还生下地;转轮圣王千子围绕,七宝眷属,四洲碱伏,寿命报尽须臾不停。我今亦尔,假使寿年满一百岁,七宝具足受诸快乐,琰魔使至不免无常。’

三千大千世界者,须弥山为中心,七个金山和八个海交互回绕,还有铁围山为外廓,这是一个小世界的构成;合此一千个小世界即为一个中千世界;合此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。这大千世界称为三千者,示此大千世界由小千、中千、大千三种千构成的,其实即是一个大千世界。以此大千世界为一佛的化境。此三千大千世界虽很广大,恰等于第四禅天,成坏必同时。在一般凡夫,以为这大千世界是天长地久的,在佛眼观察起来,不过是成住坏空的,无常的,暂时为我们生命寄托的逆旅!我们应该常有这世界的无常观。还要这么想:每一个小世界有一个太阳,将要坏了的时候,便有七个太阳出现于一小世界,这时世间一切的一切都烧完了,虚空、日、月、九山、八海化为乌有,这是三禅以下的色界、欲界如此。纵然你生在无色界的非非想天,经过八万劫,还是依旧要堕落下界。应知这世界不是究竟安身的所在!欲界或色界,因为有色法逃不了死之命运;就是无色界根本没有色法的精神界,也有生必有死;再联想到人间富贵最高的转轮圣王,以及我们自身,寿命报尽亦皆难逃最后的轮回生死之苦。中国的道家,对于‘人生无常’,一点认识也没有,他们聚精会神底在那儿炼药烧丹,养精化气,修长生不老之术。然一日无常到来,长生不老之术安在?人命无常,世界无常,犹如奔马,有觉悟的人,常应这样的观察。

子二 发报恩愿

“作是思惟: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诸众生修菩萨行,当得金刚不坏之身,还来三界救度父母。作是愿已,住阿兰若,为诸众生发弘誓愿。”

以利他为主义的出家菩萨,要报父母恩、众生恩,他怜湣父母和众生的愚痴,所以他代父母和众生去修超三界的菩萨行,要取得金刚之身再来这三界精进不息底救度父母和众生。金刚身者,即是佛的法性身,自受用身,究竟常住,究竟圆满安乐。出家菩萨发了这么大的誓愿,所以住阿兰那,修出世的菩萨行。

子三 立坚固誓

丑一 别明三根自誓

“上根菩萨发是愿言:愿我未得成佛已来,常于露地常坐不卧。中根菩萨发是愿言:愿我未得成佛已来,于树叶中常坐不卧。下根菩萨发是愿言:愿我未得成佛已来,于石室中常坐不卧。”

既发大愿,又须要立誓。若有愿没有誓,对于其愿,有时不努力前进,却反而后退。古人说:“勇猛心好发,长远心难发”。所以,要有誓。这个誓,是督促自己前进而防向后退的戒约。无论做什么事,要有大愿为目的,但要不违本誓去干。如果违誓,即是有违自己的本心。世间的人格不同,所谓‘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’。所以固穷,因为看道德比生命还重要,道德是第一生命,肉体是第二生命──是修行道德的工具。国家社会的法律,这是一般人民共遵共守的;而道德是各人约束自己的自誓。自誓是改造自己,提高自己,是自己替自己负责任的。如今,上根、中根、下根诸菩萨,各发各的誓愿:我在没有成佛之前,尽此业报身,常住露地、树叶、阿兰那之中而不卧。

丑二 详陈诸位自誓

寅一 得陀罗尼自在誓

“如是三根出家菩萨,坐三种座各作是念:过去菩萨坐于此座而能证得陀罗尼门功德自在,过、现、未来诸菩萨等,皆于此座得陀罗尼修证自在;我亦如是,今坐此处,必当成就于陀罗尼而得自在。若未成就得自在者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。”

因为三根不同,便各人开始分走各人的路,在各人的心地上立誓:过去的诸菩萨,住阿兰那而证得陀罗尼门功德自在,乃至推知现在未来的诸菩萨,住阿兰那亦证得自在;那末,我今住此阿兰那,亦可以成就陀罗尼而得自在。倘若没有成就自在,誓尽此业报身,终不离此处。陀罗尼,是梵语,此云‘总持’,有能持能遮的作用,持善法不使散,遮恶法不使起。

寅二 得诸功德圆成誓

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四无量心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圆满五通神力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六波罗密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善巧方便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调伏一切有情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四种摄法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修习六念之法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成就多闻智慧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成就坚固信力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断除六十二见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修习八种正道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永断二障习气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圆满随病与药微妙智慧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圆满大菩提心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圆满恒沙三昧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成就无量神通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以定通力见十八空而心不惊,如是大事若未成就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圆满一切智智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圆满一切种智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十地万行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于百劫中未能修行相好之业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如来四智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未能圆满证大涅槃,终不舍离阿兰若处;或有菩萨坐金刚座,未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常坐不起,是名菩萨阿兰若行。

四无量心:一、慈无量心,二、悲无量心,三、喜无量心,四、舍无量心。五通神力,即五种神通:一、天眼通,二、天耳通,三、他心通,四、宿命通,五、如意通。六波罗密:一、布施,二、持戒,三、忍辱,四、精进,五、禅定,六、智慧。善巧方便,即是善良巧妙的方便,佛地论云“称顺机宜,故名善巧”。大集经云“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是名方便”。其实,‘方便是善巧之别名,善巧者智之用也,理实无三,以方便力是故说三,故名善巧’。调伏一切有情,有情者众生也,“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”(唐华严经)。探玄记云‘调者调和,伏者制伏,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,制伏除灭诸恶行故’。四种摄法:一、布施摄,二、爱语摄,三、利行摄,四、同事摄。六念之法者:一、念佛,二、念法,三、念僧,四、念戒,五、念施,六、念天。六十二见:依瑜伽师地论八十七所说,分前后际:前际有五:一、四遍常,二、四一分常,三、二无因,四、四有边无边见,五、四不死矫乱。后际亦有五:一、十六有想,二、八无想,三、八非有想非无想,四、七断灭,五、五现法涅槃──共计六十二种。八种正道:一、正见,二、正思稚,三、正语,四、正业,五、正命,六、正精进,七、正念,八、正定。二障:一、烦恼障,二、所知障。唯识论卷九云“烦恼障者,谓执遍计所执实我。……此者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,名烦恼障。所知障者,谓执遍计所执实法。……能障菩提名所知障”。十八空:一、内空,二、外空,三、内外空,四、空空,五、大空,六、第一义空,七、有为空,八、无为空,九、毕竟空,十、无始空,十一、散空,十二、性空,十三、自性空,十四、诸法空,十五、不可得空,十六、无法空,十七、有法空,十八、无法有法空。三十七种菩提分法:一、四念处,二、四正勤,三、四如意足,四、五根,五、五力,六、七觉支,七、八正道。一切智智:是根本智上的后得智,佛与地上菩萨同得。一切种智:是知一切因种的大圆镜智,唯佛独得,出家菩萨既舍父母别妻子,出家住阿兰那,不消说、已具有正信、正戒、正见的三法了。他对于一切功德没有成就或一切烦恼没有断除,所以住阿兰那而修习。如果功德没有成就,或烦恼没有断除,则终不出此阿兰那的道场。所以,与鸟兽、猎人、隐士之类不同。他是有大誓愿为根本,而趋向于无德为目的的。

癸三 结成行愿

“善男子!出家菩萨发菩提心,入于山林,坐三种座炼磨身心,经三大劫而修万行,证得无上正等菩提”。

此总结,三根菩萨发愿要救度父母和众生,所以住阿兰那,坐三种座──上根菩萨于露地,中根菩萨于树叶中,下根菩萨于石室中──调伏身心,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修习六度万行的法门,最后证得无上菩提佛果。从相对的虚伪中,求绝对的实在,可见在静默中有无限的创新。

壬二 重颂

尔时、世尊重说偈言:“昔诸如来因地时,住阿兰若离尘处,伏断烦恼所知障,超过三界证菩提。过去菩萨修行愿,以阿兰若为舍宅,阿僧祇劫修福智,十地究竟证三身。未来菩萨求佛果,入于深山修妙行,断除二障生死因,当证三空真解脱。现在十方诸菩萨,修持万行住空闲,不惜身命求菩提,念念证得无生智。若欲速证深三昧,因修妙定超神通,阿兰若处心无诤,能变大地为七宝。若欲游戏十方国,往来自在运神通,供养诸佛利群生,住阿兰若无畏处。欲证有无如幻智,了达诸法本来空,住阿兰若菩提场,令众亦入真解脱。若欲速得如如智,证会诸法如如性,尽大劫海利群生,当住兰若空寂处。若人欲得难思智,妙高山王纳芥子,山王芥子不坏相,入于兰若神通室。若人欲得无碍智,以一妙音演说法,随类众生各得解,当住兰若修妙观。若欲无生及无灭,应现十方诸国土,放光说法利群生,莫离兰若空寂室。若以足指按大地,令十方界皆振动,睹相发心除邪见,当住兰若观自心。若欲诸佛出现时,最初献于微妙供,檀波罗密皆圆满,住阿兰若修妙行。若人于佛涅槃时,最后供养成檀义,永断贫穷及八难,誓愿住于兰若中。若欲福智皆圆满,未来诸佛临涅槃,受佛付嘱广弘愿,住阿兰若修六念。若于诸佛涅槃后,结集遗法度众生,助于诸佛赞真乘,住阿兰若空寂舍。人天大师薄伽梵,难见难遇过优昙,若欲奉觐修供养,当住兰若弘悲愿。众宝之尊法为最,成佛化利皆由此,如人欲得常听法,住阿兰若修梵行。始从今身至佛身,常愿发心弘正教,乃至未得大菩提,念念不舍阿兰若。若人欲报父母恩,代于父母发誓愿,入阿兰若菩提场,昼夜常修于妙道。若欲现世增福智,当来不堕八难中,如是有情发善心,住阿兰若修悲愿。三世菩萨求真觉,得道涅槃兰若中,是故名为大道场,三乘圣众皆同处。菩萨厌苦入山林,为度群生求圣道,自未成佛先度他,六道四生皆悲湣。上根菩萨居露地,中根菩萨居叶中,下根菩萨居石室,未成佛道常不卧。三世菩萨住兰若,得陀罗尼自在力,今我誓同菩提心,未得总持恒止此。得大菩萨在兰若,入大圆寂由住处,菩萨起于金刚智,断惑证真成妙觉。广化众生游聚落,为求寂灭乐山林,万行因满果亦圆,尽未来时度群品”。

从昔诸如来因地时,至念念证得无生智,这是述说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菩萨,因为住阿兰那能断除一切烦恼、所知二障而证得菩提涅槃。无生智,即是证本不生灭性的智。住阿兰那的确有这种的成就,只要去修习,决定实证无疑。并且还可以得各种的自在:资具自在,受生自在,法自在,心自在,智自在,业自在等。又能证得种种智,这都是住阿兰那处修习得来的。要自己能住阿兰若去修习,作为将来成佛的资粮。同时,对于佛法僧三宝要恭敬,对于一切出世法要去体验,远离恶友亲近诸上善人,要发菩提心,不要舍离了大悲心。如这样自己催促自己向前精进修学,最后必定得坐金刚座。到了因满果圆的时候,再来三界广度众生,完成自利利他的志愿。

庚三 法会众获益

尔时、世尊演说如是出家菩萨阿兰那行,无量菩萨证极喜地;恒河沙等无数菩萨,永离相用微细烦恼,证不动地;不可说不可说菩萨摩诃萨,断一切障,入妙觉地;无边有情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;九万七千众生,远尘离垢得法眼净。

佛既演说了住阿兰那的法,正对众生的疑病而施药,正合众生的心愿,都得了不思议的利益,这都是佛的威德加被。但因法会中菩萨程度之不同,所以得的利益亦各有不同:有的证得初地,有的证得第八地,有的入佛地。在初发心的菩萨方面,还有发起无等等的菩提心,远离尘垢得法眼净的。这都是闻法所收获的效力。无等等者,维摩经云“佛道超绝无与等者,唯佛与佛自等,故言无等等”。法华文句云‘无等等者,九法界心不能等理,佛法界心能等此理,故无等而等也’。得法眼净,能分明见四谛理谓之法眼净,大涅槃经慧远疏云‘见四真谛,得法眼净’。

 
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